2009年8月27日星期四

插花 - 文化遗产

如果我们给所有不同种类的插花风格分类的话,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 以欧美为代表的西式和以日本和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式。所有东方式的插花(中国,日本,韩国,和越南等)都是源于中国的。

人类喜爱和欣赏切花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本身的历史一样长。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但是插花并不是只是将原野中的花材剪下来作装饰,插花讲究的是活用每一株花草的个性、注意色彩和线条的搭配,以让花草呈现其自然而栩栩如生的姿态。插花还融合了一种艺术理论,背后有精神意义。

插花记载最早见于中国。在大约一千五百年前的六朝时代,在南史中有一段描述莲花供佛的文字,“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南北朝时的陆凯更有“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的诗句。由于那时插花在文人雅士中流行,所以插花的最初理论是借自画法和书法的。到唐、宋时,是插花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记载了插花容器、剪刀、浸水、和花台的专著《 花九锡 》就是在唐时诞生的,《 花九锡 》至今在日本插花界还被尊崇为插花的宝典。那时插花在民间和宫廷都很普遍。平安盛世,春天一到,各地、各阶层都举办赏花竞插的大会。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他的《洛阳牡丹记》中写到“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那可以说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

到了明清时期,插花技艺流传更广,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对插花多有描写。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在一首《戏提黄道元瓶花斋》的诗中只用了寥寥数语就把插花描绘得淋漓尽致。“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枝雖淺淡,幸可托貧家。一枝兩枝正,三支四支斜;宜直不宜曲.鬥清不鬥奢。傍拂楊技水,入碗酪奴茶。以此顏君齋.一倍添妍華”。

那个时期有很多的插花专著出现。最有名的是距今四百年的明朝万历二十七年袁宏道所著的《瓶史》,那是中国第一部详尽论述插花艺术的专著,对推动世界插花艺术的发展有重大作用。书中写到“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過二種三種,高低疏密,如畫苑佈置方妙。置瓶忌兩對一律.忌成行成列.忌以繩束縛。夫花之所謂整齊者,正以參差不倫,意態天然,如子瞻之文隨意斷續,青蓮之詩不拘對偶,此真整齊也。若夫枝葉相當.紅白相配.此省曹墀下樹,墓門華表也.惡得為整齊哉?”与《瓶史》同时期出现的有张谦德著的插花专著《瓶花谱》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清朝时涉及插花的著述及文学作品就更多了。其中文学巨著《红楼梦》中也有很多对插花的描述。

历史久远的中国插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 文人插花、宫廷插花、民间插花、和佛前供花。这些不同的风格对世界各国的插花,尤其是东方各国的插花有很大的影响。

日式插花是东方插花中很有代表性的一枝。目前光是在日本文教省注册的流派就有两千种以上。其中池坊流是最古老的,已传了四十五代,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池坊的历史就是日式插花的历史。

池坊流的发源地在京都的六角堂。佛教在公元六世纪时经中国传入日本,并在公元五百九十四年立为日本国教。在飞鸟时代担任摄政的圣德太子指导政治及文化。太子指派小野妹子到中国和隋朝建立邦交,努力传入中华文化,兴隆佛教。作为遣隋使节的小野妹子在潜心研究佛学的同时,兼学佛教插花。回到日本后,他在六角堂的一个池塘旁建了一个小屋(池坊),他自称专务,住在那里积极地传播佛教,并很快把学得的中国当时的佛前供花发展起来,形成了池坊流华道。他被尊为池坊流华道的第一代家元池坊专务。

从那时开始,日式插花发展很快。最初的形式叫“立花”,在十五,十六世纪流行。“立花”也就是将花草树立起来的方式,十分华丽,富有装饰性,很适于在诸侯宅第的大厅摆设。当时有很多的著作讲解“立花”的七种基本形和插花的精神意义。茶道在十六世纪后流行,由茶室装饰用的插花发展出了“投入式”。“投入式”相对“立花”在形式上自由了很多,在花材选择上强调优雅简素以符合茶室的气氛。在十七世纪时(有资料说是十九世纪,还要查实)介于“立花”和“投入式”的“生花”诞生了。“生花”简化了“立花”的七种基本形,确立了以“天”、“地”、“人”为象征的三条线的三角形构图。其后在一九一二年由小原流的创始人小原丰云发展出了“盛花”。“盛花”是在装水的浅盆中插出的类似风景的新型态。他也积极使用外国花材。

当时正是日本向西方开放的时期,引入了大量的新想法和新材料,政府也鼓励女性介入传统为男性的行业。插花就是其中之一。

二战后美军和联军占领日本,那些随军的太太们有闲了解日本文化。很多学习插花,并取得了教师资格,当她们回到她们自己的国家后开始教授和传播日式插花。一九五六年,美军将领夫人 Ellen Gordon Allen 在东京筹建了国际插花协会。它的宗旨是“以花会友”,由学习插花而传播友谊。到二零零七年三月为止,已有了八千三百五十一位会员散布世界各地(目前还没有中国会员)。

今天分享的两个插花,花材是蒲棒和香水百合。两者都是传统的花材。我用传统的方法,也就是自然地使用花材的方法,插了一盆(左)。寿美老师给我们示范花材的不同使用方法时,她用创新的方式插了一盆(右)。人工折了的叶子形成了几何图形。我想我同时分享这两张照片正和今天的题目,对文化遗产,我们要继承传统,由创新而发扬光大。

希望您喜欢插花的照片,并有一个快乐的星期五。

以花系友,
以柔。

There will be an English version soon.

2009年8月20日星期四

新“道具”

如果你已经跟着我读了一段时间的快乐星期五,你一定注意到了我有一些反复用的“道具” - 干树枝和树皮什么的。

几周前我的同事丽迪阿从她家的花园里剪给我一些小竹子和两枝粗竹竿。第二天我就从家里把我花盆里的鸡冠花剪来和竹子搭配插了一盆。可惜丽迪阿出差了,没有看到。

丽迪阿很好奇我是怎么用那两枝粗竹子的。我寄了照片给她,但是看照片和看真的插花的感觉不一样。好在那粗竹子已经成为了我收集的道具,于是就搭配剑兰又插了一次放在办公室,这样丽迪阿就看到了:

看完了这个插花,您一定会想,这两个插花太相象了,确实是这样,但是其实可以有别的方法用这竹子,只是这些剑兰这么插比较合适。下回有了合适的花材我用别的方法插给你看。

上上周末是姚勇舞蹈学校的十周年纪念,有舞蹈演出和庆祝宴会。我本来想给宴会插花帮助老师庆祝,但是负责经办的同学说宴会不要插花,让我给演出大厅插一盆,演出完毕时她负责把花运到教室。当初没有自告奋勇给大厅插花是因为我星期天没有时间自己把插花取回来,现在有人专职负责就放心了。首场演出的晚上我早去了一个小时在看演出的人们到前就插了一盆。上周五去上课时没有看到我的插花心里就有点打鼓是不是当时事情多,忘了,于是就写了email去问。三天后得到答复,我用在插花里的我最喜欢的“道具”,常常给我救急的那块宝贝树皮,已经被扔了。刚知道消息后有几分钟很惋惜,不过马上就高兴起来了。任何事都有两方面,“道具”常常更新,让我多点创造,不要图省事做类似的插花。

希望您喜欢今天分享的插花照片,并有个快乐的星期五。

以花系友,
以柔。

Please click here to read in English.

2009年8月13日星期四

手、爱、母亲

在200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被选为最受欢迎的节目的是一只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聋哑舞蹈演员们演出的舞蹈叫做《千手观音》。如果你没有看过,你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视频片段:

http://v.blog.sina.com.cn/b/1525943-1261650521.html

我当时看后非常喜欢。

按佛教《楞严经》的记载:“观世音菩萨以圆通修证无上道故,能现众多妙容,由一首三首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由二臂四臂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陀罗臂;由二目三目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

元朝时管夫人所撰《观音大士传》一书则谓:“千手千眼观音为妙庄王第三女,因忤旨被贬。后王重病,延名医诊治曰:‘必得一亲人之手眼为药引,始能愈。’王有三女,遍询之,长女、次女皆不愿,唯三女虽被贬,却毅然断手剜眼以献。妙庄王服后,病果愈。悲其三女失手目,叩天地求为其全手全眼,不意上天误以为千手千眼,乃成佛。”这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千手千眼佛的由来。

春节几个月后,我在旧金山观看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为旧金山残障儿童基金会所做的义演。我再一次有机会看了舞蹈《千手观音》。演员们在这只舞蹈中所表达的远远超出宗教意义的博爱深深地感动了我:

《千手观音》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只要心中有爱
只要心地善良
你就会伸出一千次手去帮助别人
只要心中有爱
只要心地善良
就会有一千只手来帮助你

看完节目不久就是2006年的母亲节。在我准备母亲节送给母亲们的插花时,手边正好有朋友送给我的几枝马蹄莲和一些娇嫩的叶子。那些马蹄莲是朋友自己种的,又长又柔软的花颈可以让我很随意地弯来弯去地造型。花头和叶子很像手。那使我想起中国舞中有一个叫做“小五花”的手的舞姿,是用手表现花的盛开。那些美丽的白色花朵让我联想到了母爱,纯洁无私的,包容的母爱。我把那个插花命名为《手》送给了一位身为舞者的母亲。

第二年又到了母亲节前马蹄莲盛开的季节。一直遗憾去年没有给插花《手》留一张照片,两周前我向朋友要了马蹄莲和叶子,准备再插一次。但遗憾的是接下来的那一周工作太忙,忙到了连插花的时间都没有,当我终于可以喘口气静下心来时,花和叶子已不是在她们最好的状态了。不过我还是试着插了一盆《手》,虽然不如当初的那一盆漂亮,但至少表达我心中对母爱的那份感想。

愿您喜爱《手》,并有一个快乐的星期五。

以花系友,
以柔
(5-11-2007)

后记:这是2007年为母亲节写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事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所以我们就没有那么在意了,也不感恩了。比如说每天开关一拧就有热水,或者说我们的手,几乎是时时事事都要用的。我就想到说如果热水系统出点毛病,或是手有点问题不那么好用了,也许都不是太糟糕的事,我们得到提醒,学习感恩。我就想到今晚分享这篇以前写的文章。

2009年8月6日星期四

玛米花艺设计演示

两个多星期前的那个星期天我到旧金山城市学院看从日本来的玛米风格的插花演示。玛米先生(日本插花界用先生尊称有教师资格的插花前辈,不论男女,都称呼先生)在日本出生,后来到美国纽约学习西式插花,学成后回到日本建立了她自己创新风格的玛米花艺设计,在日本的插花界自成一派。她的想法是植物在自然生长时有土壤和根支撑着,当它们被剪下来成为了“切”花时,插花的人应该用最自然的方法固定花,使插好的花看起来又自然又舒服。所以玛米不用箭山等日式插花常用的支撑花的人工器具,而是尽量地利用花材本身和花器的结合一起固定花。

自从我插花以来我常常送人插花,如果用了箭山的话,常常收不回来,或是隔了很长时间后才收回来,我自己有十来块箭山还是不够用。所以我想了很多的办法设计不用箭山的插花,自己设计花器时常常把花器设计成为不用箭山也可以使用的。几年前发现了玛米风格时就觉得非常对路子,我喜欢玛米风格的那份清新,我也一直留意玛米风格的发展。几年前要去日本参加世界插花大会时曾计划去访问东京的玛米花艺设计本部的,希望如果有缘的话就会会玛米先生,没想到就在我动身前几个星期,玛米先生不幸中风了,而且一直没有恢复好。现在玛米花艺设计的日常事务是由玛米的儿子打理的。

这次从日本来做演示的岗田惠子先生在玛米花艺设计中地位仅次于玛米先生的儿子,是艺术总指导。在一个小时内,她插了八个。我的照相机在关键时刻没有电池了,所以只能和大家分享两祯照片。
上面的这一个是用竹夹子固定花的。

这一个您可以看到是把树枝从中间分开,然后夹在花器上固定的。

希望您喜欢这两个插花,并有一个快乐的星期五。

以花系友,
以柔。


Double click here to view English version.